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开发的两种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已成功地将免疫力从母鼠传递给了母亲接种几周后怀孕的幼犬。
当两种疫苗在出生后一周内受到寨卡病毒的攻击时,与没有母体免疫力的幼崽相比,它们能更好地保护幼崽免受神经损伤。结果今天在线发表,预定于11月出版的EBioMedicine。
高级作者安德里亚·甘博托(Andrea Gambotto)表示:“我们不仅开发了有前途的疫苗候选产品,以进行更大的临床前试验,甚至最终进行了人类临床试验,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廉价的生产形式,可以生产并分发给成千上万的人。” ,医学博士,皮特医学院的外科副教授。
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被伊蚊属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当孕妇被感染时,病毒可以传播给胎儿,这会损害正在发育的婴儿并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出生缺陷,包括小头畸形或头部异常小。
两种疫苗中的一种使用“微针阵列”通过细小的晶体将疫苗递送到皮肤表面下方,而细小的晶体在通过创可贴状的贴片固定在皮肤上后溶解。这项技术是由皮特皮肤病学系系主任,该研究的合著者Louis D. Falo,MD,Ph.D.共同发明的。
另一种疫苗使用传统的针头递送形式和一种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将寨卡病毒抗原呈递给免疫系统以诱导免疫力。
两种疫苗都使用病毒“外壳”或外壳上的蛋白质作为抗原来引发免疫系统,因此它可以快速识别并抵抗实际病毒。过去,这种方法一直在开发西尼罗河,黄热病和登革热疫苗。
对于对照组,用两种疫苗中的一种或不加盐溶液的盐溶液免疫三组雌性小鼠,每组五只小鼠。初次接种疫苗两周后,小鼠接受了最初接种的相同疫苗的加强免疫。
疫苗接种时及之后每两周进行一次血液检查。在用腺病毒Zika疫苗免疫后两周和在用微针阵列Zika疫苗免疫后六周,小鼠表现出针对Zika的免疫力。
初次免疫五周后,将雌性小鼠与未接种雄性小鼠交配。由于小鼠不会发展成小头畸形,因此在怀孕时给母亲Zika注射不会影响幼崽。因此研究人员等到幼犬出生后一周,然后再将它们暴露于Zika。所有接受过腺病毒Zika疫苗免疫的母亲的幼崽,以及接受微针阵列疫苗的母亲的幼崽中的一半幸免于感染。在未免疫的对照组中,只有12.5%的母亲幼仔存活。
此外,所有对照组的幼犬均表现出神经功能受损的迹象,包括失去平衡,肌肉无力和后肢麻痹。尽管不如对照组的症状那么严重,但在微针阵列组的六只幼犬中,有五只也表现出神经系统问题。腺病毒疫苗幼犬均未显示出明显的神经系统问题。
尽管腺病毒Zika疫苗在这项研究中肯定表现更好,但Gambotto博士说,它被用作小鼠的原理证明疫苗,以快速开发和测试包膜蛋白抗原是否在小鼠模型中起作用。它在人类中不能很好地起作用,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患有腺病毒感冒,因此我们的免疫系统将仅中和疫苗而不会产生适当的寨卡抗体。
标签: 寨卡疫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