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基础名词解释】介入放射学是一门结合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的医学学科,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为了帮助初学者或相关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其基本概念,本文对一些常见的介入放射学基础名词进行总结和解释,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R)是利用影像技术(如X线、CT、MRI等)引导进行微创治疗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导管、针具等工具,在影像监控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该学科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血管内介入、非血管性介入、影像引导下的活检和治疗等。
在实际操作中,涉及许多专业术语和设备名称,了解这些基础名词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核心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名词的简要说明,便于学习和应用。
二、基础名词解释(表格)
名词 | 中文解释 | 英文 | 简要说明 |
介入放射学 | 利用影像技术引导进行微创治疗的医学学科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涉及多种微创治疗手段,如血管栓塞、支架植入等 |
导管 | 用于输送药物或器械进入体内管道 | Catheter |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动脉导管、静脉导管等 |
导丝 | 引导导管进入目标部位的细长金属丝 | Guidewire | 通常带有尖端设计,便于通过狭窄或弯曲血管 |
支架 | 用于支撑血管或管道的金属网状结构 | Stent | 常用于血管再通、胆道或食道扩张等 |
栓塞剂 | 用于阻断血流的物质 | Embolic Agent | 如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等,常用于止血或肿瘤治疗 |
活检针 | 用于获取组织样本的穿刺针 | Biopsy Needle | 分为粗针和细针,适用于不同部位的组织取样 |
影像引导 | 在影像监控下进行操作的技术 | Image Guidance | 常用X线、CT、超声等作为引导手段 |
血管造影 | 通过注入对比剂显示血管结构的检查 | Angiography | 是介入治疗前的重要评估手段 |
球囊扩张术 |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血管或管道 | Balloon Angioplasty | 常用于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狭窄的治疗 |
经皮穿刺 | 通过皮肤进入体内进行操作 | Percutaneous | 常见于肾造瘘、肝脓肿引流等操作 |
三、结语
介入放射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正在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掌握其基础名词不仅有助于临床实践,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清晰、实用的知识参考,提升对介入放射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