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及注释】“商女不知亡国恨”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忧国情怀的著名诗作。全诗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夜景与歌女的演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及详细注释。
一、诗歌原文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夜晚停泊于秦淮河畔时,看到河岸上的商女(即歌女)仍在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引发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诗人借古讽今,批评当时统治者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诗句解析与注释
诗句 | 解析 | 注释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描绘了秦淮河上朦胧的夜色,水雾和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 “烟”指水汽,“寒水”指冰冷的河水,“月笼沙”是月光洒在沙洲上。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说明诗人夜晚停船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 | “泊”为停泊,“秦淮”为南京著名的河流,“酒家”指酒馆,暗示此处繁华。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商女们不懂得国家灭亡的悲痛,还在唱歌娱乐。 | “商女”指歌女,“亡国恨”指国家灭亡的痛苦,这里暗指南朝陈亡于隋的故事。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对岸的人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这首歌,象征着沉溺享乐、不思进取。 | “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被视为亡国之音,诗人借此讽刺当权者荒淫无度。 |
四、诗歌主题与思想
《泊秦淮》通过描写秦淮河夜景和商女的歌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不仅是对商女的批判,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诗人借古讽今,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
五、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通过“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迷离朦胧的氛围。
- 对比强烈:将“亡国恨”与“后庭花”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讽刺意味。
- 语言凝练:全诗仅28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六、总结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警示后人勿忘历史教训,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