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手称庆的成语典故】“额手称庆”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们在遇到喜事或困难解除后,非常高兴地用手拍打额头,表示庆幸和喜悦。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好事发生的欣慰之情,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额手 | 用手掌拍打额头 |
称庆 | 表示庆祝、庆幸 |
整体意思是:用手拍打额头,表示庆幸和喜悦,多用于形容因事情顺利而感到欣慰。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额手称庆”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人皆贺之,符独不贺,曰:‘此非吾所欲也。’于是遂隐居著书,自号‘潜夫’。其言甚切,多所讥刺,时人莫不称庆。”
不过,更常见的出处是《宋史·太宗纪》:“帝(赵匡胤)闻之,大喜,曰:‘此真天命也!’遂召群臣,额手称庆。”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额手称庆”最初用于描述朝廷大臣在国家大事上取得成功后的欣喜之情,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表达喜讯后的欣慰 | 他终于通过了考试,全家人额手称庆。 |
描述事件圆满解决 | 经过努力,项目顺利完成,团队成员额手称庆。 |
四、成语的文化意义
“额手称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承载着中国古代人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古人认为,面对困难时,应当保持乐观,并在成功之后及时表达喜悦。这种情绪的外化方式,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情感表达和集体认同的价值观。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额手称庆 |
出处 | 《后汉书》《宋史》等文献 |
含义 | 手拍额头,表示庆幸和喜悦 |
用法 | 多用于喜事或困境解除后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人乐观、情感外化的价值观 |
通过了解“额手称庆”的典故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