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称帝的姓张的皇帝叫什么】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其姓氏大多为“刘”、“李”、“赵”等常见姓氏。但也有极少数皇帝姓“张”,这些皇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甚至有些属于地方割据政权或短暂称帝的人物。本文将总结历史上曾称帝的姓张的皇帝,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在正统的中国封建王朝中,姓“张”的皇帝极为罕见。根据史料记载,真正被广泛认可的姓张皇帝仅有两位: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张楚政权建立者张文庆,二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领袖张角。然而,这两人是否真正称帝,仍有争议。
- 张文庆:五代时期,张文庆在湖南地区自称“大楚皇帝”,但其政权仅维持了很短时间,且未得到广泛承认。
- 张角: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虽自称“天公将军”,并建立了“太平道”政权,但并未正式称帝,更多是民间信仰领袖。
此外,还有一些非正统或地方割据势力的首领也姓张,如张士诚、张献忠等,但他们并非正式称帝,而是自立为王或大顺帝等。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历史上正式称帝且姓张的皇帝非常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二、表格展示
| 姓名 | 朝代/时期 | 称号 | 在位时间 | 备注 | 
| 张文庆 | 五代十国 | 大楚皇帝 | 约907年 | 湖南地区割据政权,短暂称帝 | 
| 张角 | 东汉末年 | 天公将军 | 约184年 | 黄巾起义领袖,未正式称帝 | 
| 张士诚 | 元末明初 | 吴王 | 1354–1367年 | 南宋遗民后裔,称吴王,非皇帝 | 
| 张献忠 | 明末 | 大西皇帝 | 1644–1647年 | 建立大西政权,称帝,但非正统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上真正称帝且姓“张”的皇帝非常稀少,多数为地方割据势力或起义领袖。张文庆和张献忠虽有称帝行为,但其政权的合法性与影响力有限。而张角则更偏向于宗教领袖,不具备正式皇帝身份。因此,在正史中,姓“张”的皇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