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去天不盈尺】一、
“连峰去天不盈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意为山峰高耸入云,几乎触碰天空,形容蜀道之险峻与山势之高大。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蜀道艰难险阻的深刻感受。
该诗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蜀道地势的险要和山峦的高耸,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在文学史上,“连峰去天不盈尺”常被用来表现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豪放不羁、浪漫主义的风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 |
原文 | “连峰去天不盈尺” |
意思 | 山峰高耸入云,几乎触碰天空,形容山势险峻、高大 |
修辞手法 | 夸张、比喻 |
表达情感 | 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对蜀道艰险的感慨 |
文学风格 | 豪放、浪漫、气势磅礴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写高山险峻、自然壮丽的场景 |
三、结语
“连峰去天不盈尺”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更是李白诗歌艺术魅力的体现。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渺小。这一句诗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描绘山川秀美的经典表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