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世界各地的许多人停下来盯着,因为极端的头条新闻宣布世界上八分之一的物种 - 超过一百万 - 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联合国报告,这一情况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这一令人吃惊的数字是五个直接原因的结果:土地和海洋使用的变化;直接利用生物;气候变化;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
它是最后一种入侵物种,威胁着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而不是任何其他单一因素。澳大利亚的头号威胁澳大利亚估计有600,000种动植物物种。其中约有100种在过去的200年中已经灭绝。目前,有1,770多个被列为受威胁或濒危物种。
虽然IPBES报告将外来入侵物种列为全球衰退的第五大重要原因,但在澳大利亚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故事。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灭绝率最高的国家,入侵物种是我们的头号威胁。
猫和狐狸已经驱使22只本地哺乳动物在澳大利亚中部濒临灭绝,澳大利亚北部正在发生新的衰退 - 主要来自猫的衰退。研究估计有270种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正受到入侵物种的影响。
引进的脊椎动物也驱使诺福克岛上的几种鸟类灭绝。入侵物种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虽然澳大利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大大减缓了新入侵物种的数量,但已经存在的这些物种继续扩散,其累积效应正在增加。
最近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有1,257种受威胁和濒危物种直接受到207种入侵植物,57种动物和3种病原体的影响。这些影响了我们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我们呼吸的清洁水和氧气 - 更不用说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了。
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澳大利亚在全球范围内非常独特。超过70%的物种(69%的哺乳动物,46%的鸟类和93%的爬行动物)在地球上找不到。因此,输给澳大利亚是对世界的损失。
其中一些是古老的物种,如Wollemi Pine,可能在澳大利亚居住了2亿年,远在恐龙之前。但是,从我们的热带雨林,到我们的沙漠,我们的农场,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公园和我们的河流,几乎在澳大利亚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找到入侵物种。
澳大利亚的成本每次新的评估都会使澳大利亚入侵物种的成本持续增长。最近的估计发现,2011 - 12年度控制入侵物种和农民经济损失的成本为136亿澳元。然而,这不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以及本地物种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生物多样性平台报告的结论,这可能至少花费多少,甚至可能更多。
兔子,山羊和骆驼可防止原生沙漠植物群落的再生;兔子单独影响100多种受威胁的物种。黑麦草自费花费谷物农民每年9300万美元。水产养殖疾病影响了牡蛎,使对虾产业损失了4300万美元。
从岛屿到大草原在全球范围内,入侵物种对近海岛屿的影响更大- 在澳大利亚,我们有超过8,000种。其中一个最值得注意的案例是黄色疯狂的蚂蚁,它在圣诞岛上杀死了15,000,000只红螃蟹。
我们的沙漠也不会免疫。由猫引起的大多数本土脊椎动物灭绝发生在我们干燥的内陆沙漠和稀树草原,而异国情调的buffel和gamba草通过改变火势制造永久性转变。
澳大利亚的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也在许多方面受到围攻。这场战斗继续包含澳大利亚的Miconia杂草 - 同样的杂草负责占据塔希提岛70%的原始森林。自1970年以来一直被认为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壶菌属真菌导致我们敏感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至少有四种蛙类物种灭绝,至少有十种物种灭绝。
桃金娘生锈正在推动已经受到威胁的本土澳大利亚桃金娘科更接近灭绝,特别是Gossia gonoclada和Rhodamnia angustifolia以及不断变化的雨林林下物种组成,里士满鸟翼蝴蝶数量受到一种名为荷兰人管道的入侵花的威胁。
澳大利亚的河流和湖泊也受到入侵物种越来越多的支配。墨累达令盆地约90%的鱼类生物量是欧洲鲤鱼,罗非鱼入侵昆士兰州北部的许多河流系统,推动了本地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昆士兰州部分地区发现的埃及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寨卡病,基孔肯雅病和黄热病等传染病。
并且昆士兰不仅受到入侵性蚊子传播的疾病的威胁,许多研究人员和当局正在计划何时,而不是如果携带白纹伊蚊的疾病在澳大利亚较凉爽的南部地区建立起来。
我们有什么解决方案?尽管库存严峻,但并非全是坏消息。澳大利亚实际上有效管理入侵物种的历史久。将病毒作为控制兔子,鲤鱼和罗非鱼的选择;50年来,我们以这种方式成功地将兔子种群抑制70%。杂草也是杂草生物控制的成功目标,超过65%的成功率控制超过25个目标。
IPBES报告呼吁采取“变革行动”。澳大利亚也处于最前沿,研究基因技术抑制甘蔗蟾蜍等宠物仇恨的潜力。过去和现在的入侵物种计划得到了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这为我们提供了长期解决方案和有效政策所需的投资类型。
与许多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现在拥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政策和强大的生物安全投资。我们将继续打击入侵物种,以阻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丧失。
标签:入侵物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