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在过去几年红极一时,但大浪淘沙后,加持新科技的医疗服务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实际应用中。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让本就不易的看病就医难上加难,对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而言,优质医疗资源的紧张、距离遥远、线下就医易传染等问题都摆在他们面前。
如何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等成了各地医疗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杨兵教授,一直推崇的“隔空”诊疗方式,在实践中践行无缝链接“守护心脏”的承诺。
顺“形”顺“势”,远程问诊开启患者心门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且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在心血管病诊治领域颇有建树的杨兵教授看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偏远地区患者能得到同质化的诊疗,是他做医生的初心,而利用互联网远程诊疗和管理新理念、新技术解决患者的这一“心”病,亦是顺应了心血管病诊疗的“形势”。
优质医生资源缺失,一直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一大痛点。目前国内较好的医生资源和科室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到地市级的很多医院对心律失常等相关手术的治疗水平非常有限。不仅如此,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人数高达2.9亿,以心律失常为例,大多患者是需要进行植入起搏器、除颤器、导管射频消融等方式治疗的,且术后监测、随访等流程较为繁琐复杂。
因此,杨兵教授带领的科室团队不止步于基本的常规诊疗业务,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的多种资源和形式,进行发散式“赋能”。早在十多年前,杨兵教授就是“好大夫在线”心律失常TOP10的名医,目前的东方心律失常团队,除了有专人负责的随访电话随时给患者额提供帮助,还邀请每个患者和家属加入“杨兵教授云病房”,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软件管理,结合专业团队的人工服务,给患者以最好的就诊体验。
2019年6月中国房颤日,杨兵教授率领东方心律失常团队通过连线远程义诊的方式,为9省1市的18家二、三级医院的20多位身患不同疾病的患者进行远程问诊、疑难病例讨论、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等诊疗服务,2020年6月的中国房颤日,杨兵教授团队更是通过视频会议模式,选取11家工作室和11家社区服务中心为代表,开创了房颤日“双十一”、线上和线下结合、患教与义诊完美衔接的创新模式。近一年多来,网络诊断、远程会诊、云上教育、手术直播和远程指导手术已经成为杨兵教授的工作新常态。
杨兵教授认为,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远程”医生模式,不仅能够拓展远程医疗服务范围,更能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偏远地区医生提高临床诊疗服务能力,达到真正惠及患者,带动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目的。
紧随“潮流”,跨越的连“心”守候
不惧困难,创新而为,是杨兵教授一直被称道的专业精神。
2020年2月,在抗击最艰难的时刻,一位外地87岁高龄女性患者,因反复发作的房性心律失常及长间歇导致心悸和晕厥,慕名来到东方,杨兵教授为她做了房室结消融和植入起搏器治疗。患者年龄较大、行动不便,且在期间,来沪就医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杨兵教授就为患者的心脏起搏器匹配了一款“秘密武器”——远程随访监测系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远程诊断。
出院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但偶尔还有一点不适症状。杨教授通过分析远程随访传输过来的数据,找到了患者不适的原因,建议通过起搏器程控调整参数解决。为此,杨兵教授协调了当地心脏起搏器的工程师和心内科医生,携带设备上门对患者进行程控。在远程视频会诊模式下,杨教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进一步的询问,当地医生配合查体,工程师按照杨兵教授的指导调整参数,杨教授再跟确认患者不适症状解除后,顺利完成了本次不寻常的远程治疗。
杨兵教授的诊疗服务无疑是紧随“潮流”的,甚至有些超前。他认为,远程随访监测系统对于患者的定期随访是最简单且最快速的方式,应该成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标配,而非选配。
但目前,医生对远程随访监测系统的认识不足、远程随访服务未入医保经济负担重、以及其法律管理待加强等问题,让以此为代表的诸多新技术服务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不过,杨兵教授带领着团队已走在时代潮头,探索着技术带给医疗行业的无限可能。
结语
国之勇者,着白衣、安民心、逆行勇战;为万民者,增技能、守初心、随潮而动。
杨兵教授很明白,医疗行业不进则退,只有保持最先进的理念,学习最前沿的技术,才能将多年积累的经验产生更大的能量,从而在专业治疗领域保持领先行列,真正让医疗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而这是需要他带动更多人一起来改变的。
标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