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生态系统的人为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浅水湖泊而言。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为什么浅水湖泊似乎容易出现富营养化。
现在,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沼研究所(NIGLAS)的秦伯强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已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
他们的研究结果于6月9日发表在《水研究》杂志上。
湖泊富营养化的患病率因流域地质、气候、土地利用、景观位置、连通性和湖泊形态而异,因湖区或生态区而异。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面积超过0.5公里的1,151个湖泊。2位于欧洲和美国,以确定湖泊形态和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以影响湖泊对人为优营养化的敏感性。
他们发现湖泊深度与湖泊生态系统的生态区域和土地利用有关。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活动的强度,从而决定了湖泊的生产力。
一般来说,浅水湖泊位于自然肥沃的平原和低地地区,它们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例如,农业和城市发展)。由于广泛的排水网络,它们容易获得大量的营养。相比之下,深海湖泊往往集中在贫穷的高地地区(即山区和高地),主要是自然土地覆盖(如森林和灌木丛),人为干扰程度低,养分投入有限。
与深湖相比,浅水盆地往往体积小,稀释投入养分的能力较弱,导致对人为强迫的高度敏感性。此外,强烈的水-沉积物相互作用在浅水湖泊中更为常见,沉积物在这些湖泊中更容易重新悬浮,导致内部养分负荷增加和生产力提高。
总而言之,科学家们发现,湖泊深度的出现不仅预测了湖泊的外部养分负荷;它还与对人为干扰的敏感性有关,较浅的湖泊更敏感。
秦教授说:“农业或人口稠密地区的浅水湖泊可能特别容易受到富营养化的影响,它们的富营养化可能不是偶尔发生的。
他说,浅水湖泊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水质退化和富营养化风险。他还指出,与深湖相比,它们可能更能抵抗恢复。
通过阐明对富营养化的影响,本研究可能有助于促进全球湖泊的保护和恢复。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