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是我们在整个24小时内行为和活动的自然变化,从荷尔蒙到饮食习惯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由格拉斯哥大学领导并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昼夜节律紊乱与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郁症)的风险增加有关。昼夜节律紊乱还与较低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神经质和较大的情绪不稳定有关。
昼夜节律是每24小时重复出现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例如睡眠-觉醒周期和每日激素释放模式。昼夜节律发生在植物,动物和整个生物学中。它们是维持人类健康的基础,而昼夜节律的完整性对于心理健康和幸福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91,105名参与者的活动数据来获得客观的每日静息活动节奏的指标,称为相对振幅。即使在校正了混杂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教育程度和以前的童年创伤)之后,相对振幅较低的个体也有较高的几项不良心理健康风险。
主要作者劳拉·莱尔(Laura Lyall)博士说:“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此类研究中,我们发现昼夜节律紊乱与情绪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前的研究已经确定打乱昼夜节律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之间的关联,但这些都是相对较小的样本。”
除了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增加,降低相对幅度也与幸福和健康满意度低的主观评价相关联,报告孤独感的风险较高,反应时间较慢(间接衡量认知能力)。
在活动水平方面,较低的昼夜节律幅度表示一天的活跃时段和休息时段之间的区别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清醒期间活动减少或休息期间活动增加。在临床抑郁症和躁郁症发作期间,能量水平的变化和睡眠障碍很常见。
精神病学教授兼资深作者丹尼尔·史密斯教授说:“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证明了昼夜节律紊乱与情绪障碍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下一步将是确定昼夜节律紊乱的遗传和环境原因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增加个体患抑郁症和躁郁症的风险。
标签: 昼夜节律紊乱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